近幾年來我國冶金行業設備引進的投資居高不下,有些時候竟占到鋼鐵總投資的45%。“50多年來,技術引進在大型鋼廠中已相習成風,即便國內某些設備制造企業有不少創新技術,部分鋼廠直到目前仍然擺脫不了引進的老路。”日前,由國家發改委在上海召開的大型冶金裝備國產化工作會議上,諸多與會專家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我國裝備制造業國產化步伐緩慢的主要癥結。
以寶鋼集團為首的國有大型鋼鐵企業、重型機械企業、工程公司和科技集團等在冶金裝備國產化過程中做出了諸多探索。
從一期工程中國產化率只占12%,到二期、三期國產比率分別躍至61%、80%,寶鋼在三期建設中走上一條自主集成創新的道路。采用點菜式引進、擴大合作制造和分交比例自主創新的策略,“十五”期間,部分項目由中方自主承擔設計、制造和質量保證,自主集成初見成效,國產化率升至88%,預計“十一五”的國產化率將高達92%。
“我們選擇了冶金設備中技術最復雜的極薄板五機架連軋機為切入點:最小厚度是0.18毫米,軋制速度在1700米/分,機組投資數以億計,不容失敗。而這種高難度的機組一直由德國和日本的極少數公司所壟斷。”寶鋼集團股份公司總經理助理陳守群在發言中說,探索“以工程項目為載體,組織生產、研發、設計、制造四位一體的集成創新團隊”最佳模式,寶鋼采用了合理的組織體制和科學的業務分工,整合集團內部各部門和社會專業力量于一體,包括銷售部、研究院、國產專業廠商等,還以國內知名專家、院士為咨詢顧問,加快了大型冶金工業的大型冶金設備國產化的步伐。
同樣是集成創新,中冶集團注重在引進、消化、吸收基礎上進行再創新,比如薄板坯連鑄連軋生產線,迄今為止在國內外同類項目中投資最省、建設周期最短、達產最快。薄板坯連鑄連軋技術本是繼連鑄工藝后的鋼鐵界又一重大技術革命,通過國內幾套CSP生產線的引進,中冶發現其鑄坯薄、拉速高、結晶器空間受限等問題,適當增加了鑄坯厚度,在軋線上增設了粗軋機,用國產步進爐代替冗長的輥底式爐等,將薄板坯連鑄連軋改進為中薄板坯連鑄連軋,這一集合創新也很成功。
業內專家指出,整個冷、熱連軋自主化鏈條上需要機械制造企業、用戶及大型冶金設計院的通力合作,缺一不可。國內鋼鐵行業與重型機械行業正是通過密切合作,實現了國產化,打破了由國外品牌一統天下的局面,更重要的是進一步提升了國內裝備制造業的水平,開拓出一條加速重大裝備國產化的有效途徑。
重大冶金技術裝備的國產化也是一個戰略問題。與此相對應,在此次工作會議上,國家發改委推出了《關于加快推進大型冶金裝備國產化的實施方案》,提出相關措施:成立冶金裝備國產化專家委員會,由冶金工藝技術和生產使用技術專家、裝備制造業專家各50%組成;制定相對穩定的裝備技術政策;鋼鐵企業建設項目核準時,重點項目要制訂設備國產化實施方案;加強大型鋼鐵產業建設項目設備招標的監管,對國內目前還不具備設計和制造能力的關鍵設備,實行捆綁招標,與外資聯合設計、合作制造;裝備制造業企業要建立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產品開發機制,必須對提供設備的技術性能、質量和進度負完全責任;建立獎懲制度和后評估機制,加強對大型冶金裝備國產化工作的組織協調。
(科技日報)